从 “小众” 迈向 “大众” 的健康主食
在如今健康饮食的浪潮下,人们对食物的选择越发考究,力求在满足味蕾的同时,还能收获满满的营养。有一种长期被忽视的 “超级主食”—— 全谷物,正逐渐揭开其背后的 “营养密码”,从曾经的 “小众选择”,有望走向 “大众日常”。
为积极响应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 2025 年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活动,9 月 6 日,一场聚焦全谷物的重要会议在河北蔚县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粮油学会、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蔚县人民政府主办,主题为 “全谷物好营养更健康”。会议吸引了近 200 位行业代表、专家学者和企业人士亲临现场,同时借助线上平台全程直播,累计超 200 万观众在线观看,有力地推动了全谷物营养健康知识的科普与传播。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 9 月是首个全国科普月。中国粮油学会依据相关部署要求,结合粮食行业实际,在科普月期间组织开展了 “爱粮节粮・从我做起” 品牌科普系列活动,而此次研讨会便是其中的重点项目,也是贯彻落实《国家全谷物行动计划 (2024—2035 年)》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工作要求的具体行动。中国粮油学会理事长表示,学会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加强多渠道、多主体、多场景的科普活动,普及全谷物食品营养健康知识,传播科学消费全谷物食品的理念,为提升全民营养健康素质贡献力量。
当前,我国居民慢性病问题日益凸显,超重肥胖已成为危害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健康中国 2030” 规划纲要》明确指出,“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倡导通过膳食干预降低慢性病风险。而营养丰富的全谷物,正是实现这一健康目标的重要载体,为公众的健康饮食提供了优质选择。
此次会议的举办地蔚县,拥有悠久的粮食种植历史和丰富的谷物资源。其中,蔚县小米更是凭借色泽金黄、味道浓郁、营养丰富的特点,位居全国 “四大贡米” 之首。在会议上,中国粮油学会科普宣传大使、蔚县乡村振兴大使张宁发布了 “爱粮节粮・从我做起” 倡议,呼吁大家积极传播中国粮食文化的深厚底蕴,倡导以健康生活为引领,推行可持续膳食模式,注重主食的粗细搭配,每天增加全谷物的摄入。
研讨会上,全谷物的健康价值得到了专家们的一致认可。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主任李宁指出,适量摄入全谷物有助于维持健康体重,降低超重肥胖和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生风险。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葛声进一步解读了饮食治疗在糖尿病管理中的作用,称采用低 GI 饮食能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及空腹血糖,有利于患者长期血糖控制,而全谷物正是低 GI 饮食的优质选择。
尽管我国拥有丰富的谷物资源,但全谷物产业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全谷物消费严重不足,消费量在谷物消费总量中的比例不足 1%。这一现状既反映出公众饮食结构的不足,也凸显了全谷物产业巨大的发展潜力。为破解全谷物产业发展难题,需要国家、产业、科技、媒体和大众等多方力量共同协作。
政策层面,国家给予了大力支持。去年 12 月,国家七部门联合印发《国家全谷物行动计划 (2024 - 2035)》,这是我国首个针对全谷物产业的系统性国家战略,为行业发展绘制了清晰蓝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使命。
然而,我国全谷物产业发展仍面临诸多制约因素,如全谷物口感不佳、消费者认知不足、市场接受度不高等,此外,提高消费者对全谷物的认可与接受度也是关键。科普资深专家、中国农业大学研究员范志红指出,行业、企业、媒体需协同发力,针对消费者对全谷物的认知盲区精准科普,以接地气的内容与形式拉近与大众的距离,激发公众对全谷物健康知识的兴趣,进而转化为积极的消费行为。
全谷物承载着公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肩负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使命。随着国家政策引导、行业共识凝聚、消费者认知提升,以及企业积极投身研发与推广,全谷物正逐步从理念走向餐桌。当全谷物真正融入大众的三餐四季,科学健康的饮食理念成为全民自觉,必将为国民健康筑牢更坚实的防线,书写中国食养文明的崭新篇章。

